共克艰险,“疫”往无前
本站来源:稿件:齐会桃 指导:代贵敏 审核:郑焕然 发布时间:2022-11-22 21:14:00 点击量:
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较为持久的工作。近段时间,河北传媒学院(警安校区))周边疫情形势亦是严峻,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挑战。为保障学生身心安全,保证期末教学工作顺利完成,我院在郑焕然院长和刘博书记的带领下,积极展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。多位教职工积极的参加到志愿服务一线中去。不辞个人辛苦,只为学生安全。

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我们的校园按下了暂缓键,打乱了师生们的日常生活,校园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归于平静,操场上没有了青春靓丽的身影,教学楼里听不见老师们讲课的声音,疫情的风吹散了琅琅读书声,宿舍变成了学生们的主阵地。

教师们身兼多种角色,在志愿者和教师身份中来回切换,上课时,是教书育人的教师,下课了,便是辛勤为人的志愿者。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形成时,他们便从各公寓上上下下爬楼梯,只为早早的给学生们准备好早餐,平均每天至少两万步以上的运动模式,无私的服务于我院全体在校学生。

无论工作多么艰辛困难,他(她)们都毫无怨言,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首位,只要学生安全得到保证,自己便无愧于心。即使在寒冷的冬天,穿上防护服无论汗水是否已浸湿全身,寒风多么凛冽也要走在寂静的路上为学生服务。
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风雨兼程。教师们不舍昼夜的工作,怕在学生需要时找不到可依托的人,久久不可入眠,只为第一时间接收到学生的消息,让学生感受到学院和学校的温暖。

只要坚韧的走下去,也许“难”依然存在,但“困”会随着我们的前进,而渐渐消除。我们的教师虽然每天面对着突发的情况,但绝不会放弃。郑焕然院长自进校以来,和年轻教师一样,每天穿着防护服给学生们送物资。以校为家的刘博书记、程会娜副院长,本学期从进校后一直在疫情的第一线,始终心系学生,冲在防疫最危险的地方,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解决各种问题。王偲老师在工作中受伤,手上划了十来厘米的伤口,仅简单包扎后硬是坚持了五六个小时才去缝针。宋志杰老师的眼镜摔坏了,用胶带简单缠绕粘上便坚持服务。各位辅导员、辛叶老师、张浩老师、张玮红老师、齐剑锋老师、张智宇老师、黄莫凡老师、巫阿迪老师、张富德老师、王冰雪老师、段丽清老师、刘朋飞老师、刘宇珍老师、赵佳玮老师......太多的教职工带给学生无数感动,为学生安全奉献着奋斗着。

黎明前那一段,天会特别黑,只要坚持下去,天就会亮。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,只要我们不认输,我们就不会输。加油!艺体人!